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,手機APP軟件與人們生活的聯系愈來愈密切。因此各企業主開始決定推出自己的app了,那么問題來了,App開發一般周期是多少?要經歷哪些階段?會遇到哪些問題?
一個app在功能需求確定之后,通用的開發周期是321原則,也就是開發3個月,測試調整2個月,試運行1個月,然后就可以正式交付使用了,特別個性定制APP開發周期與上線時間會延續,但不會很久,畢竟移動互聯網時代要以快占領市場。
要開發一個app的會經歷不同的階段,每個階段都會對終產品產生重要影響,下面就分析一下這幾個階段。 這個階段主要是產品設計階段,通常由產品經理,策劃,交互工程師,視覺工程師同時來完成,此階段的結果對下一開發是至關重要的。
通常的分工是:產品經理提功能需求,策劃工程師定業務邏輯,交互工程師定邊界操作,視覺工程師定視覺風格設計。這里面影響產品成敗的就是主策,如果主策的業務邏輯出現問題將是致命的(當然,有經驗的架構師在拿到需求后能發現一些問題)。這個階段較好讓交互工程師出一個交互模型,就是不帶數據的空跑一下app的業務流程,看看有沒有走不通的地方。
這個階段通常就是按照需求文檔進行產品開發,通常由架構師,產品經理,后臺程序員,前臺程序員,視覺工程師,測試構成。架構師出程序架構設計,定數據結構,定后臺接口。產品經理負責人員組織配備,項目任務劃分和進度管理。其他人員各司其職,按時間節點進行開發就可以了。這個階段重要的是項目經理的角色,大家可能覺得架構師比較重要,確實重要,但是架構師通常不會在這個環節出問題,恰恰是項目經理決定開發環節的成敗。
因為整個項目的人員安排,項目進度都掌握在項目經理手中,所以這個角色一定要慎重選擇,通常重要的項目都要公司副總來臨時擔任。 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各種測試指標是否能達到運營要求,測試人員在這個階段會做整體性能測試,因為功能測試在開發階段應該已經測試結束了。另外,這個階段需要產品經理,主策,視覺,交互共同參與,發現問題要及時下單,通常這個階段不會有大的調整,如果有大的調整就是一種可能,產品經理改想法了,這種奇葩的事情也會有,遇到這種產品經理就認命吧!
這個階段是大家檢驗各自工作成果的階段,重點在測試人員上,不同問題需要測試跟項目經理協調溝通,這個階段比較繁瑣,但是已經看到曙光了!這個階段通常不會出現問題,這個階段通常是給企業本身或者APP開發外包公司給客戶一個運營的準備期和反應期,要配合客戶做一些產品使用的各種培訓。到這個階段,產品經理的任務就是獎金的發放了,整體選擇是按勞分配。
對應這幾個階段,軟件開發人是關鍵,尤其是每個階段的核心人員一定要慎重,架構師,項目經理,主策都要有豐富的經驗,這是產品能成功上線的保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