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,不論是新聞資訊APP、自媒體APP、付費閱覽APP、內容電商APP、垂直社群論壇APP,不需要敲代碼,自己就能通過“應用公園”APP在線制作平臺輕松制作,而且還有模板可以一鍵套用。
內容APP,內容為核心,但是內容從何而來呢?如何打造內容吸引過戶?知乎、今日頭條、小密圈、簡書、小紅書,這些內容APP又是如何運營起來的呢?
內容吸引用戶—用戶產出內容—內容再被新用戶消費
即前期APP沒有多少用戶,通過官方的內容吸引用戶,然后引導內容產出內容,形成話題圈子,這些內容被新用戶消費,官方通過把控,終形成良性的內容生態圈。
前期重點只有兩個:初期內容的產出與把控、初級粉絲的抓取
我們先以簡書為例,簡書在公測前期,就舉辦各類征文大賽,吸引核心內容及用戶群。而且簡書的團隊中,也有不少文字愛好者,通過各自的圈子,為簡書做宣傳,帶來了不少的內容。
也可以參考知乎、在行的模式,在前期,通過邀請行業KOL(意見)加入(需要給到利益點),既擴充了內容,也容易在行業內傳播。以簽約或其他形式邀請專業用戶入駐,為APP產出高質量內容,對于為用戶的UCG做標桿。
當然,官網的出品也是必不可少的,畢竟雷軍當年做論壇,也是每天泡14個小時,碼3萬字的大神。
APP運營前期,只有初期內容是不夠的,另一個要做的事情就是抓取粉絲、建立粉絲群。
關于粉絲的運營,之前文章也有過相關的介紹。主要分為競品、行業垂直內容社區、收集癖+焦慮陷阱、圈子、微課、自媒體、和其他熱點測試類。同時,可以結合之前分享的裂變工具,綜合使用。
越是垂直行業的人群,需求點越清晰,也越容易抓取。泛客戶,可以對用戶進行分組標簽化定位,逐一擊破。
APP內容運營" width="600" vspace="0" hspace="0" height="387" border="0" />
APP基礎內容有了,內容的標桿有了,那么如何刺激用戶產生內容呢?
1、積分等級系統
用戶評論互動、分享等都可產生相應的積分,獲取等級特權、優惠券等,這點可以參考貼吧、小紅書。
比如很多APP,評價后就可以自動領取優惠券。
2、獎勵
沒有什么精品內容是刺激不出來的,如果有,那就加大獎勵。用戶的內容如果被3人**、收藏、轉發或者被官方標記為精品,就能獲取資金獎勵。目前各大自媒體平臺,頭條號、UC大魚號、百度百家號,還有各大視頻播放網站,只要有流量,就會有廣告分成。
3、發起話題
在飯桌上,如果大家都是玩手機,那么會非常尷尬,誰都不知道說什么。但是,只要有人能聚焦一個話題,大家都能快速互動起來。
在APP內容的塑造上,我們同樣可以通過發起有趣、引起共鳴的話題討論,吸引粉絲互動,再從這些互動中,挑選有代表性的言論,編成內容推送。這樣互動的人更多,參與的人就越多。
每個人都有觀點,特別是對立的時候,都忍不住說一句。而運營者,就要成為這個“挑事者”。
APP的內容逐步豐滿,我們就要利用這些內容進行擴大傳播。其中出名莫過于知乎和網易云音樂。
知乎日報,就是把知乎上的精彩回答編輯整理成為精品內容,不斷對推送。相信大家都看過“知乎上一針見血的神回答”這樣的文章。
網易云音樂,則是將用戶的精品評論通過地鐵廣告的形式,對外傳播,瞬間引爆大眾的情緒點,成為2017年的營銷大事記。
總結:
內容和粉絲是相互相成的,無論是內容的生成、引導、整理,還是粉絲的挖掘、互動,對于內容APP都關重要。內容就是粉絲,粉絲就是內容。